经常头痛、头晕,小心颈动脉狭窄,一个被忽视的“脑中风”警报
健康科普

经常头痛、头晕,小心颈动脉狭窄,一个被忽视的“脑中风”警报

发布时间:2025-11-13    点击量:

"医生,我最近总感觉头昏昏的,但又说不上哪里不舒服,是不是太累了?"

"我这头痛好几年了,以为是年纪大了,没当回事。"

"我经常眼前发黑,以为是血糖低,也没太在意。"

这些话,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?或者,你自己就是那个"以为没事"的人。

但今天,我要告诉你一个可能改变你一生的真相:你头痛、头晕、眼前发黑的"小毛病",可能不是"太累了",而是你大脑的"生命通道"——颈动脉,正在悄悄堵塞!

你的大脑,正被一条"堵塞的河流"威胁

你的大脑就像一座繁华的城市,而颈动脉就是向这座城输送"生命之水"的主干道。当这条主干道被"垃圾"堵塞,城市的运转就会受到影响。

颈动脉是人体向脑部供血的主要血管,如果颈动脉狭窄,就像这条主干道被"垃圾"堵塞,血液流通受阻,大脑就会"缺氧"。

很多人会想:"我平时没感觉啊,应该没事吧?"但事实是,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症状往往很"低调":头痛、眩晕、失眠、视物模糊、记忆力下降……这些症状太常见了,被我们轻易地归结为"没休息好"、"太累了",甚至"年纪大了"。

但这些"小毛病",可能就是大脑在向你发出的紧急警报!

图片

为什么颈动脉狭窄如此危险?

颈动脉狭窄的可怕之处在于: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发展,直到某一天,它突然"爆发"——引发脑梗死、偏瘫,甚至危及生命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非常紧密。研究表明,颈动脉狭窄是脑梗死的重要诱因,而脑梗死正是我国第一大死因。

想象一下:你的一条"生命通道"被堵了,但你却浑然不觉。直到某一天,这条通道彻底堵塞,大脑"断水",你突然失去平衡、说话不清、甚至失去意识。

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。

你可能正在经历的颈动脉狭窄"信号"

以下这些症状,可能不是"小问题",而是颈动脉狭窄的早期信号:

1. 反复头痛、头晕:尤其是早上起床时明显,休息后缓解

2. 眼前发黑、视物模糊:就像突然被蒙上了一层纱

3. 记忆力下降:经常忘记刚说过的话,做事容易分心

4. 失眠多梦:入睡困难,睡眠质量差

5. 肢体麻木:特别是面部、手臂或腿部的一侧

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"老了"、"压力大",但它们可能是大脑在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。

图片

颈动脉狭窄的"幕后黑手"

那么,为什么颈动脉会狭窄?这些"垃圾"是怎么形成的?

北京郁仁存中医诊所主任胡彬滨认为:这些"垃圾"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是体内的脂质在颈动脉内壁的积聚。就像河道里堆积的淤泥,慢慢让血管变窄。

导致颈动脉狭窄的"幕后黑手"包括:

1. "三高":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,它们是颈动脉狭窄的"推手"

2. 不良生活习惯:吸烟、酗酒、高脂饮食、缺乏运动

3. 年龄:60岁以上老年人,血管逐渐失去弹性,更容易狭窄

4. 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脑血管疾病史的人风险更高

特别要提醒的是:很多"三高"患者,因为血压、血脂、血糖控制不佳,颈动脉狭窄的风险比普通人高数倍。

如何发现颈动脉狭窄?别等"出事"才检查

颈动脉狭窄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所以很多人直到发生脑梗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。

但别担心,发现颈动脉狭窄并不难:

1. 颈动脉超声:无创、方便、价格相对较低,是发现颈动脉狭窄的"金标准"

2. 定期体检:特别是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

3. 关注症状:如果出现反复头痛、头晕、眼前发黑等症状,及时就医

记住:不要等到"出事"才检查!定期检查,才能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
图片

预防颈动脉狭窄:6个简单却关键的行动

北京郁仁存中医诊所主任胡彬滨强调预防颈动脉狭窄,不需要复杂的医疗手段,只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:

1. "管住嘴,迈开腿",从饮食开始

减少高脂肪、高胆固醇食物:少吃油炸食品、动物内脏、蛋黄等

多吃蔬菜水果: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,有助于保护血管

适量运动:每天快走30分钟,每周至少5次,改善血管弹性

2. 控制"三高",别让它们成为"隐形杀手"

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: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

遵医嘱用药: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

调整生活方式:控制体重,避免肥胖

3. 戒烟限酒,给血管"减负"

戒烟: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

限酒:过量饮酒会增加血管负担

4. 保持良好心态,别让情绪"伤血管"

避免过度焦虑、暴怒:情绪波动会刺激交感神经,引起血压波动

学会放松:每天花10分钟冥想,听听音乐

5. 定期体检,别忽视"小毛病"

每年至少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:尤其是45岁以上人群

关注身体信号:头痛、头晕、眼前发黑,别再忽视

6. 关注家人,尤其是老人

多关心家中老人:特别是60岁以上,有"三高"的老人

带老人定期检查:不要让"小毛病"变成"大问题"

图片

治疗策略:根据程度分级应对

1. 轻度狭窄(<50%):“生活方式干预+药物治疗”

控制“三高”:血压、血糖、血脂严格达标

抗血小板治疗: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

他汀类药物:不仅降脂,更能稳定斑块,防止破裂

2. 中度狭窄(50%-70%):“积极药物干预+密切监测”

除上述治疗外,需每3-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,观察斑块变化。如有症状或狭窄进展迅速,应考虑手术。

3. 重度狭窄(>70%)或有症状的中度狭窄:“手术治疗”

颈动脉内膜剥脱术:通过手术直接切除斑块,疗效确切,是经典术式

颈动脉支架植入术:微创介入治疗,适合高龄、合并症多的患者

重要提示:

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,由专业医生团队评估后决定。

颈动脉狭窄虽然危险,但是可防、可查、可治的。了解它,不是要增加恐慌,而是要掌握主动。正如一位康复患者所说:“关注颈动脉健康,不是怕死,而是为了更好地活着。”


Tag: 中风 头晕


肝癌中西医结合的突破之路:郁仁存教授的探索与临床实践 中医智慧助力肺癌早期调养:从体质改善到生活质量提升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