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寒露秋燥来袭,肿瘤患者如何应对“干燥综合征”?
寒露过后,气温骤降、空气湿度锐减,“秋燥”成为季节关键词。对肿瘤患者而言,除了普通的秋燥不适,还可能面临“干燥综合征”的困扰——这是一种以口干、眼干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肿瘤治疗(如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)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其症状,不仅影响生活质量,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。掌握科学应对方法,才能平稳度过“多燥之秋”。

双节欢庆时,肿瘤患者切勿“踩雷”!这些事比治疗还重要
中秋遇国庆,阖家团圆、亲友欢聚的氛围格外浓厚,但对于肿瘤患者而言,节日里的饮食、作息、活动等细节若处理不当,可能给身体恢复带来隐患。比起暂时放松对治疗的关注,避开生活中的“雷区”,做好自我管理,对病情稳定更为关键。

超过2周不愈的口腔溃疡,别再当“上火”
口腔癌并非突然降临,很多时候,它会以一些看似普通的“小病”为“敲门砖”。这些症状初期可能不痛不痒,容易被当作口腔溃疡、牙龈炎等常见问题忽视,但如果长期久治不愈,就可能是口腔癌发出的预警信号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。

体检报告上的“结节”“息肉”,离癌症有多远?一文说清
每年体检后,不少人会在报告上看到“甲状腺结节”“乳腺结节”“胃息肉”“肠息肉”等字样,瞬间慌了神:“这是不是癌症前兆?会不会很快变成癌?”其实,结节和息肉并非“癌信号”,大多数是良性的,只有少数可能发展成癌症。关键要分清“危险类型”,避开过度焦虑或忽视随访的误区。

手脚出现这4种异常,别忽视!可能是血管“堵”了,尽早检查
血管就像人体内的“交通网络”,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到全身各个器官。一旦血管出现堵塞,血液循环受阻,手脚作为身体的“末梢部位”,往往会率先发出“信号”。很多人觉得手脚不适是小事,忍忍就过了,却可能错过血管问题的最佳干预时机。以下这4种手脚异常,千万别忽视,很可能是血管堵塞的预警。